顯示具有 PIS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PISA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

【升高中】 通過資格考 科學班高中生可直升大學



國內目前有建中等9所高中與台大等大學合辦科學班,提早到大學做研究,但到高三仍得為了升學拚學測。教育部昨天宣布,將打通科學班學生升學管道,科學班學生修完高二課程後,統一參加「學科資格考」,只要通過,就能申請進入11所合作大學基礎科學學系。

教育部昨天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,宣布在大學法修法完成後,將據以訂出科學班升學辦法,讓科學班學生高三時能專心修讀大學數理科目,持續精進研究,不用忙著準備升學考。

部分科學班學生若在國際奧林匹亞競賽中奪牌,可保送大學,但有些「研究型」的學生不一定參加奧賽。

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表示,科學班學生完成高一和高二的學業後,於高三那一年的一月,即在學測之前,統一參加「學科資格考試」,只要通過,就能申請進入 11所合作的大學校院基礎科學學系,並於下學期參加大學開設的「個別研究」課程;但若沒完成研究,大學仍可以取消錄取資格。

國教署表示,「學科資格考」難度比指考高,考題設計將比照奧賽;申請通過後,學生只能申請由合作的大學所認定的相關科學基礎學系,例如數學、地科、生物、或是化工系等就讀,不能申請醫學院。如科學班學生想讀醫學院,就要與一般生一樣參加學測、指考。

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,特種身分學生的升學進路,應有單獨的規畫,才能發揮他們的優勢。

但北一女一直堅持不設科學班,各界對於科學班學生可否直升大學,也有不同聲音。有學者擔心若是讓科學班學生直升大學,恐變質為「變相升學班」,甚至把科學班當「醫科預備班」來讀,失去培育基礎科學人才的原意。

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【升高中】國中PISA數學成績 城鄉差距大



台灣學生PISA數學成績冠全球,城鄉差距卻一直存在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許添明以台灣國中學生PISA數學成績表現為基礎,進行「影響我國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教育資源研究」,結果發現,台灣學生2006年PISA成績高居世界冠軍,城鄉差距卻是OECD國家的2.6倍;2009年數學成績排名第四,城鄉差距更高達OECD國家的5倍。

這項研究針對全國203所偏遠國中及205所非偏遠國中發放問卷,分析統計結果。許添明表示,家庭學習環境品質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力最大,其次則是教師平均年資與教師平均流動率。


在其餘條件相同情況下,偏鄉家庭學習環境品質,包含辭典、課外書、講義、書桌等軟硬體設備每提升一級,學生基測數學成績可增加2.45分。偏鄉教師平均年資每增加一年,學生的數學成績可提高0.69分。偏鄉教師平均流動率每降低1%,學生的數學成績可提高0.15分。


許添明指出,過去外界大多將政府對偏鄉學校教育資源不足,推論成學生成績較差的主因。事實上教育部近十多年,投入超過200億元用在改善偏鄉學校環境,偏鄉學校平均每生分配到的資源,比城市更為優渥。但偏鄉學生學業成就卻最低,建議偏鄉學校提供適當協助,教育家長家庭教育的重要。


許添明建議,偏鄉學校應提供適當協助,讓家長知道改善家庭學習環境品質的重要,教育主管機關也應創造誘因,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前往偏鄉學校,讓最傑出的校長到最困難的學校服務、最優秀的教師到最有挑戰的教室任教。


全文網址